0512-65788598
邮箱:sh@jxsh2008.com
地址:苏州高新区长江路和枫科创园G座1403室
吴中区共有持证残疾人1.4万多名,其中视力残疾人数占残疾人总数8.48%,听力言语残疾人数占残疾人总数7.09%,智力残疾人数占残疾人总数9.89%,肢体残疾人数占残疾人总数59.32%,精神残疾人数占残疾人总数13.71%,多重残疾人数占残疾人总数1.51%。
近年来,吴中区围绕全面缩小残疾人生活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差距、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差距,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吴中区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吴中区残联先后被省残联评为“全省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先进集体”,被省残工委评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被市政府评为“苏州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先进集体”。
完善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 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
吴中区残联制定出台《吴中区低保家庭中重度残疾人重残补贴金发放办法》、《吴中区无业精神(智力)残疾人生活救助实施办法》,转发并执行《苏州市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实施办法》。五年来,吴中区残联为辖区内2026名低保家庭中重度残疾人发放重残补贴金186万元;为9012名无固定收入或固定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重残人员发放生活救助金4471万元;为2826名无业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金772万元;为“一户多残”困难家庭发放补贴411万元。
吴中区残联加大对困难残疾人的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力度,对临时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开展即时即助,重大节日及时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救助政策,拓展残疾人日常生活福利范围,最大限度减免困难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开支。五年来,共为辖区内1015名聋人发放短信信息补贴经费31万元;为4466名残疾人申请办理公交免费乘车爱心卡;为90名残疾人三小车营运车主发放补贴825万元。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基本家用电器普及年”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为困难残疾人家庭献爱心。分批分次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发放洗衣机623台,彩色电视机152台,空调10台。实施无业残疾人免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政策,共为25865名残疾人减免保费78万元。
吴中区残联进一步完善残疾预防服务体系,建立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完善新生儿残疾筛查及随报制度,对因意外、慢性病以及老年性机能衰退等引起的致残因素积极开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有效防止或减缓残疾的发生率。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和宣传栏形式,大力宣传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服务项目,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了公众对残疾预防意识。五年来,对辖区内57787名居民开展免费视力筛查、为3651名老年人免费提供听力检测服务,组织康复服务进社区活动23次,免费发放康复服务宣传册3万余册,对筛查出的872名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建立动态数据库并做好康复转介服务,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康复。
五年来,吴中区各镇(街道)先后建立了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阳光家园),就近承担残疾人全日制(寄宿型)、日间(日托型)、居家托养服务的职能,并由吴中区残联定期对其进行专业业务指导。此外,吴中区建立了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网络。托养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增的托养残疾人进行上门审核,及时下发护理补贴经费。按照“六有”标准(有独立法人资格或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有符合规定要求的设施场所、有医教专业的托养服务人员、有配套的服务管理制度、有健全的台账资料、有服务评估标准),打造托养服务“善爱之家”工作品牌。五年来,共为辖区内1200人次发放托养服务护理补贴646万元。
吴中区残联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服务,各镇、街道成立了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加强司法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对残疾人的援助服务,成立残疾人维权服务律师团。通过发放残疾人法律服务卡、开设法律服务热线电话、组织法制讲座、提供网上咨询和上门服务等多种途径,及时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维权服务中心,做到场地设施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工作经费到位、工作职能到位,对残疾人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真正成为残疾人的法律后盾。
贴近残疾人切实需求 提高残疾人生活幸福指数
吴中区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目标,不断拓宽康复救助范围,增加康复服务项目,扎实推动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制度常态化。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康复站(室),基本满足全区残疾人康复服务需要。深入开展康复知识、辅助器具、训练指导和无障碍设施“四进家庭”活动,康复训练指导进家庭达90%以上,康复知识进家庭达100%。全面推进残疾人辅具租借服务,为辖区内185个村(社区)及13个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机构免费配发了轮椅、拐杖、助行器和四角拐等基础性辅助器具1594件并全面开展了辅具租借服务工作。提升康复服务人员业务水平,组织3名康复专业人员参加《中国高端康复机构管理体系培训》和《全国辅助技术工程师岗位能力培训》,对全区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专职干事(委员)、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协调员等基层工作人员普遍进行康复业务知识培训。
五年来,吴中区残联完成14周岁以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840名、聋儿语训康复239名,其中72名听障儿童通过苏州市康复一级评估均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就读;对402名残疾人安装假肢、矫形器给予补助,为18周岁以下听障儿童免费配发助听器165台、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补助28名,为64名低视力残疾人免费配戴助视器;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776例、成人肢体康复训练547名,免费发放辅助器具3158件,为121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建,完成智力残疾康复训练105名,为1425名符合条件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
根据省、市残联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的要求,明确年审工作职责,准确上报就业年审信息数据,为地税征缴残保金提供依据。五年来,共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35亿元。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对申领《工商营业执照》或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并正常经营三个月以上的残疾人给予一次性补贴;组织盲人医疗、保健按摩人员培训和资格考试,推动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帮扶有特殊技能的残疾人建立核雕工作室、“李绣坊”和“香溪雅集”等有吴中特色的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建立就业服务标准化流程和一人一档动态跟踪服务机制,采取日常窗口方式就近就地安排残疾人就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社区服务公益性岗位和庇护性就业岗位。
吴中区残联通过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专场等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服务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五年来,吴中区共有148家用人单位参与专场招聘,为残疾人提供261个工作岗位;共有420名残疾人通过招聘专场求职,最终109名残疾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开展刺绣、厨艺、西点制作、美甲、盲人按摩、计算机、插花等培训课程,选拔残疾人参加苏州市残联组织的动漫制作、淘宝网店运营、PS图片处理等技能培训,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更具实用性、选择性、针对性。五年来共举办技能培训31场,培训残疾人840人次。2012年,吴中区残联获得苏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团体第三名;2013年,获得苏州市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残疾人文化产业技能比赛团体第一名;在江苏省残疾人技能大赛钩针编织、蛋糕装饰项目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在刺绣项目中获得第二名,在桌面排版项目中获得第三名。
吴中区残联着眼打牢残疾人发展的基础,切实加强残疾人特殊教育服务。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使残疾人教育从9年义务教育向15年免费教育两头延伸。全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三类(视障、听障、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构建完善助学政策体系,积极实施残疾人助学政策,对从学前教育到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残疾学生、考取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校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助学补助,累计向辖区内781名学生发放奖励资助金71万元,实现了残疾学生求学梦。
吴中区共建立了镇(街道)级文体活动兴趣团队25个,村(社区)级文体活动兴趣小组172个,残疾人总体参与文体活动率达到66%。区残联多次举办大型文艺汇演和残疾人趣味竞技体育比赛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业余生活。组织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吴中区全民体育运动会残疾人组比赛。组织参加苏州市第十三、十四届体育运动会残疾人组暨苏州市第五、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共夺得60枚金牌、34枚银牌和28枚铜牌,两届均获得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优秀组织奖”和先进集体;在江苏省第八、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吴中区1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轮椅击剑、田径、乒乓球等项目的比赛,取得了8金9银的优异成绩。
形成残疾人基层组织网络 注重优秀残疾人才培养
按照吴中区政府《关于在全区村(社区)配备兼职民政(残联)协管员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贯彻落实上级残联《关于全面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全区13个镇、街道的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专职干事,185个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并积极组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市、区残联举办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镇(街道)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配强各残疾人专门协会领导力量,落实了办公场所,提供了经费保障。各协会经常性开展各类活动,积极发挥优势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加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一批有爱心、乐于助残的志愿者参与到助残服务中,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吴中区残联立足于吴中特色传统文化,培养了木渎镇残疾绣娘李兰珍、香山街道工艺美术师须培金、石雕工作者杨海明、书画爱好者林峰、陆福庚、沙松华等一系列优秀人才,在国家、省、市乃至国际上展示了吴中区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十二五”期间,吴中区涌现了一批突出的体育人才。肢残运动员陆琪,在全国第八、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分别获得轮椅击剑男子佩剑团体金牌、男子花剑、佩剑个人(B级)铜牌。视残运动员沈亚琴,近几年来在国内外一系列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收获大量比赛奖牌,特别是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田径T11-T13级女子4×100接力赛中代表中国队出战,获得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成为我区第一位残奥会冠军。听障运动员厉斌,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男子T60级100米、200米金牌,并以10秒69的优异成绩打破了男子T60级100米项目全国纪录。
2013年,肢体残疾人顾建珍、沙红英经过基层推荐由吴中区残联选拔参加第四届苏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分获刺绣第二名、钩针编织第一名。2014年6月,两人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苏州选拔赛并最终入选,沙红英一举夺得当年9月全省比赛钩针编织项目第一名。2015年,顾建珍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中折桂。2016年,顾建珍、沙红英参加法国波尔多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两人双双夺得金牌。
来源:2018年12月8日苏州日报
上一篇:
第一篇下一篇:
最后一篇地址:苏州高新区长江路和枫科创园G座1403室
电话:0512-65788598
传真:0512-65788583
邮箱:sh@jxsh2008.com